天气预报中的湿度是怎么来的?
每到冬天,就是北方人晒暖气,南方人晒太阳的时候。毕竟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还是很大。不过导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的罪魁祸首就是湿度。实际上空气中的水分最多可以占到空气体积的4%,但是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和水,剩下二氧化碳等气体占比不到1%”,是笔者说错了还是小学的时候学错了?
实际上都没错,小学教材中空气的比例是按照“干空气”来算的,也就是说“干空气”中是不含水的。而笔者提到的4%比例,就涉及到空气湿度的知识点了。
空气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也就是说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是不包含其中的。而天气预报和湿度表中常见的湿度显示指的是“相对湿度”。既然有相对湿度了,那就必然有“绝对湿度”。这两者是怎么一回事?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假设空气在一个房间内,而房子空气中的水分都集中在一个瓶子里(是假设,不要太较真)。瓶子的大小决定了整个房间内最大湿度的大小,而这个瓶子的大小是有极限的,也就是前文笔者提到的“4%”左右。而这个“瓶子”内水的多少就是绝对湿度。
也就是说,1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叫作绝对湿度,单位是克/立方米。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空气的温度,压强都有关系。在同等压强下,温度越高,绝对湿度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汽也就越多。
而为什么天气预报中的湿度是以百分比来显示?这就是另外的“相对湿度”的概念了。还是前面房子与瓶子的例子。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时间,“瓶子”并不一定是满的,而实际上“瓶子”内的水占整个“瓶子”的比例就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和气压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缩写是RH。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很多人仍不是非常重视湿度的变化,只有在“南方湿冷,北方干冷”、“蒸笼天”等极端条件下才会注意到湿度的存在。毕竟湿度变化带给人们的感受是远不如温度变化直观的。
不过湿度还是会影响人们的一些感受的,比如说风湿患者对空气湿度就非常敏感,而影响人们感受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也就是以百分比为单位的湿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天气预报中的湿度是按照百分比来显示,而100%湿度的空气也不指的是整个人泡在水里的原因。